undefined
圖片來源

  Netflix 上的犯罪推理影集很多,為什麼法國影集《亞森羅蘋》(Lupin)能殺出一條血路,受到全球各地觀眾的喜愛呢?就連我這個沒看過法國作家莫理斯盧布朗的「亞森羅蘋」系列小說的人,都深深著迷於這個背景設定在現代法國巴黎的影集故事,而且影集《亞森羅蘋》不只是向這位怪盜紳士致敬,還隱藏很多種族、階級等現實議題,值得觀眾去深思喔!


【一條王后的項鍊,勾出的暗黑現實?】

undefined
圖片來源

  說影集《亞森羅蘋》改編於著名小說,有點不太切合實際,因為這次《亞森羅蘋》的故事是一個全新的故事線,只是參考許多原著小說中的劇情,或者說是編劇對作者表達敬意,像是「王后的項鍊」就是相當明顯的例子,只是影集中是男主角亞森迪歐(由 Omar Sy 飾演)的爸爸,先被誣陷偷了項鍊後被捕入獄,甚至在獄中「自盡」,男主角因而展開復仇計畫,跟原著小說中「亞森羅蘋」與該項鍊的情節略有不同,但又相互呼應。


undefined
圖片來源

  不過對亞森羅蘋原著沒有太多認識的人也別擔心,因為影集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敘事,復仇、家庭、種族、階級等各種層面,在明快的剪輯節奏,以及穿插的回憶片段間,自然而然讓人陷入情境裡,光是第一集就令人覺得是在看一部驚心動魄的犯罪電影,又不會有種刻意炫技的生硬感。


【1 米 9 男主角 ,飾演易容怪盜?】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再來就是影集《亞森羅蘋》的選角,男主角是演過《X戰警:未來昔日》、《侏羅紀世界》的非裔法國影帝 Omar Sy,由他來詮釋這次的故事可說是再適合不過了,身高超過 190 公分、身材魁梧的他,來飾演時常需要隱藏自己身分的亞森迪歐,卻又一次次逃過劇中警方的追捕,更可凸顯出法國社會對於非裔族群的漠視。


undefined
圖片來源

  除了種族議題之外,階級也是《亞森羅蘋》重要的探討面向,從亞森迪歐父親的遭遇到熱血記者的被迫害,都可看出劇中佩里格尼家族的隻手遮天,甚至是拍賣會中主持人對亞森迪歐得標項鍊感到的「意外」,都一再看到階級與種族的血淋淋現實。但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亞森羅蘋》並沒有被這些議題所限制,或刻意為之,反而是自然地透過劇情反映現實,讓身為觀眾的我看完影集的上半季不僅不會感到沉重,還很熱血沸騰地敲碗《亞森羅蘋》下半季的到來!


本片預告:

※以上的影音內容,本站並無所有權,完全純分享,謝謝!
   

資料與影音來源:Google、YouTube、維基百科、IMDb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圖片來源

  睽違 3 年,DC 擴展宇宙《神力女超人》的續集《神力女超人1984》(Wonder Woman 1984,或稱為 WW84),終於在疫情肆虐的 2020 年底壓軸上映,因為今年的超級英雄電影真的是少得可憐,所以由蓋兒加朵(Gal Gadot)主演的《神力女超人1984》確實是眾所期盼,男主角克里斯潘恩(Chris Pine)飾演的史提夫崔佛是否會回歸?要以怎樣的姿態回歸?還有劇末會不會有彩蛋呢?以下都會點到為止地解析這部女性英雄電影《神力女超人1984》。



undefined
圖片來源

  《神力女超人1984》的時代背景設定在消費主義高漲的西元 1984,當時處於美蘇冷戰時期,核彈危機、石油危機讓社會在大眾狂歡氛圍的情況下,蒙上一層巨大的陰影,另外片名的 1984 也呼應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創作的《一九八四》,這部反烏托邦小說探討政府權力過分伸張、極權主義,這也是電影中的大反派麥斯威爾洛德(由佩特羅帕斯卡飾演)所象徵的意涵之一,這位野心勃勃的商人兼具電視名人,代表著貪婪與謊言,透過許願石的力量,讓他的權力站上頂峰,卻也導致世界末日的到來。



undefined
圖片來源

  而另一名反派「豹女」芭芭拉(由克莉絲汀薇格飾演)所代表的則是想擁有自信、美麗受到萬眾矚目的追求,這樣的追求卻隨著貪念越來越大,逐漸失控到無法收拾。值得一提的是,麥斯威爾洛德的角色造型其實是參考川普的形象,表現那種有錢卻不懂品味的樣貌,大家可以仔細咀嚼設定如此角色的用意。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在進電影院觀賞《神力女超人1984》前,我對那個時代背景所呈現的懷舊感,是相當期待的,但當我真正看到電影時,卻有點失望,路人的服裝、跑車都有營造出那個時代的樣子,不過電影配樂卻沒有堆疊出該時代的厚度,很難勾起觀眾對於該時代的回憶與緬懷。此外,兩大反派的「黑化」動機處理得也不夠細膩,有種莫名其妙就變得罪大惡極的尷尬,而且許願石的運作原理顯得相當前後不一,就像是反派說得算一樣,他要怎麼定義就怎麼定義。



undefined
圖片來源

  神力女超人黛安娜相較於兩大反派的強烈角色性格,黛安娜除了感情戲有真情流露外,其他時候就是擁抱著「愛、和平與真相」這個空洞的理念,很多時候都會覺得她就像是理念的載體,讓蓋兒加朵能發揮的空間十分有限。然後神力女超人飛行片段的過長、男主角史提夫用「超自然」的方式回歸,加上故事起承轉合的不順暢,都使《神力女超人1984》顯得有點可惜。不過在電影片尾,上一代「神力女超人」琳達卡特的驚喜現身,以及蓋兒加朵老公與兩位女兒的出現,都讓這部電影有個溫馨結尾。


本片預告:

※以上的影音內容,本站並無所有權,完全純分享,謝謝!
   

資料與影音來源:Google、YouTube、維基百科、
Yahoo奇摩電影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好久沒有分享看電影的感想了,這次是要討論《孤味》(
Little Big Women)這部片,由陳淑芳、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所主演的台灣劇情片,不僅是有叫好又叫座的票房表現,更是一舉入圍第 57 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新導演、最佳女主角(更新:此獎項已獲得)和最佳女配角等六項大獎,也是在近期國片實力大爆發中,以女性作為主題的必看電影之一。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孤味》故事背景設定於台南,女主角林秀英(陳淑芳 飾演)是經營知名餐廳的老闆,靠蝦捲從路邊攤賣到餐廳的她,面對丈夫的拈花惹草與無情出走,堅毅地獨自扶養三個女兒成人,這樣的她是很多台灣傳統家庭母親的縮影,陳淑芳把那種刀子嘴豆腐心、習慣將情感深藏於心的女性角色,演得活靈活現,甚至面對老公伴侶「蔡小姐」的內心尷尬與較勁,再到彼此理解和體諒,陳淑芳恰到好處的演技,自然流露出整部戲想傳遞的深刻情感。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孤味》中的大姐陳宛青(謝盈萱 飾演)是跟媽媽衝突最多的角色,看似自由自在、叛逆不羈的她,其實承載著最多的家族辛酸與秘密,身為長姐的她也變成母親宣洩情緒的出口,所以她也不自覺踏上了父親的路,用這種逃避現實的方式,來處理對親密關係的手足無措,三姊妹中表面上最堅強無懼的她,其實是最脆弱無助的,而謝盈萱也把這樣複雜的情緒演得相當到位。《孤味》的二姐(徐若瑄 飾演)跟小妹(孫可芳 飾演)一個繼承了媽媽的性格,希望為女兒尋求最好的出路,卻不知道女兒最想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如此簡單而已,另一個則因為年紀較小,對家族往事所知甚少,又承襲母親的餐廳事業,導致跟母親一直有種矛盾情緒無法化解,但兩位演員的表現並沒有像上述兩位一樣亮眼,有點可惜。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再來《孤味》裡,丁寧所飾演的蔡美林是所謂的「佛系小三」,不爭不搶只想陪伴深愛的男人走完最後一程,但丁寧演的蔡小姐在幾場跟大老婆林秀英的對手戲中,顯得有點尷尬不自然,導致戲劇張力沒有凸顯出來,是該劇的一大缺憾。最後,想稍微講一下,身為觀眾的我覺得《孤味》有幾段空景,像是窗簾、魚缸的停留時間過長,讓擔任過場、烘托劇情的「配角」,戲份過重到有點不明所以,讓整個劇情節奏被拖慢,對觀影的情感堆疊也幫助甚少,是另一個可惜之處,不過整體來說,《孤味》還是有將此類女性題材,發揮出應有的水準,很適合帶媽媽到戲院二刷喔!


本片預告:

※以上的影音內容,本站並無所有權,完全純分享,謝謝!
   

資料與影音來源:Google、YouTube、維基百科、
Yahoo奇摩電影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creenshot-www.imdb.com-2020.11.15-14_33_24.png
圖片來源

  《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光看這部 Netflix 影集的片名,會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到底影集是在講什麼,若看完簡介或預告之後,就會發現這是一部以西洋棋天才棋手為題材的迷你劇集,也會發現「后翼棄兵」其實是西洋棋開局形式的術語,但別擔心不懂西洋棋會成為看劇的障礙,這部影集反而很巧妙地利用劇情的進展,自然令人理解每個術語的含意,這正是此影集最讓人津津樂道之處。


screenshot-www.imdb.com-2020.11.15-14_32_47.png
圖片來源

  《后翼棄兵》改編自美國小說家沃爾特特維斯的同名小說,故事背景設定於 1950 年代的美國肯塔基州孤兒院,一名 9 歲的小女孩貝絲哈蒙(Elizabeth Beth Harmon)無意見看見工友一個人在下西洋棋,因而開啟她成為棋后的不凡之路。老實說,由於《后翼棄兵》第一集的主場景都在灰暗的孤兒院,為了凸顯貝絲悲慘的童年經驗,所以整個第一集的用色、節奏都相當緩慢沉悶,雖然知道這是為了堆疊劇情所需的鋪墊,但確實會影響觀眾的追劇意願。


screenshot-www.imdb.com-2020.11.15-14_33_58.png
圖片來源

  不過,從《后翼棄兵》第二集開始,因為貝絲被領養,所以展開全新生活之後,整個畫面的色調與劇情的進展就隨著貝絲棋藝的突飛猛進,開始逐漸加快,讓觀眾可以跟著貝絲一路過關斬將,感受揚眉吐氣的痛快。《后翼棄兵》的劇情一直進展到「中局」以後,貝絲看似勇往直前、毫無畏懼的假象,終究再也支撐不住,酗酒、用藥成癮等壞習慣,吞噬了內心脆弱的貝絲,讓她墜入了無盡深淵,但也是這時候她才有機會開始認真反思人生,好好正視她過往的傷疤,以及下一步棋該往何處走。


screenshot-www.imdb.com-2020.11.15-14_31_47.png
圖片來源

  對於《后翼棄兵》的貝絲而言,母親是非常重要角色,小時候跟生母相依為命,後來被養母領養,一起到全世界比賽,看見養母被男人玩弄拋棄,貝絲其實一直都是憤怒的,她憤怒自己眼睜睜看著母親受到欺負,她憤怒那些傷害母親的男人,她更是憤怒母親的不爭氣,所以她武裝自己,在以男性為主的西洋棋界,盡力闖出一番名堂,同時對於男人有種想親近又怕受傷害的複雜情緒,所以她對於人際關係,尤其是跟男人相處時,總是表現得若即若離,直到最後貝絲才發現能讓她成功的,不只是自己的奮力不懈,還有那些默默支持她的親友們,此刻的她才是真正強大的貝絲哈蒙。而最後跟老人下棋的場面,更是呼應《后翼棄兵》開頭跟工友對弈的劇情,有種反璞歸真,享受單純樂趣的意涵。


本片預告:

※以上的影音內容,本站並無所有權,完全純分享,謝謝!
   

資料與影音來源:Google、YouTube、維基百科、IMDb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undefined
圖片來源

  一個牽涉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現任總統川普和英國王室安德魯王子的跨國走私人口賣淫案件,其核心人物傑佛瑞艾普斯坦 (Jeffrey Epstein)究竟是誰,他又利用何種手段造成難以估計的受害者身心受創,甚至透過金錢和權勢一次次逃過法律制裁,這樁橫跨 30 年的連續犯罪事證都在 Netflix 紀錄片影集《傑佛瑞艾普斯坦:上流濁水》(Jeffrey Epstein: Filthy Rich)的鏡頭下,一一被攤在陽光下仔細檢視。


性犯罪受害者,最小僅有 14 歲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傑佛瑞艾普斯坦:上流濁水》將焦點放在幾位遭受美國富豪傑佛瑞艾普斯坦性虐待的受害者身上,她們絕大多數在犯罪當下發生時都未成年,甚至最小的只有 14 歲,她們在接觸傑佛瑞艾普斯坦之前,很多人出身寒微或有受虐經驗。

  而這位有權有勢的富豪正是踩著受害者的這些弱點,引誘受害者從事跨國賣淫,她們被飛機載到世界各地,且在傑佛瑞的強迫下,與他自己或其他「客人」發生性關係,同時受害者往往受制於他有權有勢的脅迫下,不敢為自己發聲,只好乖乖服從他的操控。


無法無天的富豪,受害者等得到正義?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其實在 2005 年傑佛瑞的未成年性交易犯罪就被揭發,但他運用所擁有的權勢施壓,從州檢察官到聯邦政府都不敢強硬處理他的案件,甚至在 2008 年這位連續性虐待犯還跟政府達成秘密認罪協商,不只在監牢中享受差別待遇,沒關多久後出獄,仍然繼續從事罪行,而且他自始至終不承認他所犯下的這些駭人聽聞的性犯罪事件,讓飽受精神折磨的眾多受害者心灰意冷,對於所謂的公平正義失去信心。


兩位美國總統與英國王室都牽涉其中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傑佛瑞艾普斯坦:上流濁水》也敘述這位富豪甚至還有個私人島嶼 St James Island,被其他人稱為「戀童癖島」和「狂歡島」,在島上各種荒淫的事情都發生過,甚至還有目擊證人說他看過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與英國安德魯王子來過島上,當然這些證詞都被當事人否認。

  此外,傑佛瑞的交友圈甚廣,政治、商業、好萊塢、科學界的很多大咖,都跟他有過往來,像是美國總統川普就曾是他的鄰居,川普還形容過傑佛瑞是個有意思的人,跟他一樣特別喜歡年輕女孩。另外,掀起 #MeToo 浪潮的電影製作人哈維溫斯坦、電影導演伍迪艾倫也都在他的交友圈當中。


#MeToo 運動,扳倒賣淫的金字塔騙局

  正是因為傑佛瑞艾普斯坦憑藉舌燦蓮花、操控人心的功力,取得不少名貴的信任,所以也手握很多名人的把柄,使得他可以一再逃過司法審判。然而,當 2017 年 #MeToo 運動鼓勵曾受性騷擾、性侵害的受害者勇敢發聲時,這場賣淫的金字塔騙局才再次受到大眾關注,受害者也終於有機會在多年之後,可以站上法庭,面對曾帶給她們折磨的傑佛瑞,說出自己的種種傷痛及遭遇。


傑佛瑞艾普斯坦是冰山一角?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在看完《傑佛瑞艾普斯坦:上流濁水》之後,其實是相當震撼的,因為牽涉的未成年少女實在多到難以想像的地步,而且罪行長達數十年,很難想像有多少家庭是被毀掉的。Netflix 紀錄片《傑佛瑞艾普斯坦:上流濁水》從受害者的角度去拼湊案件,也是給予受害者一次講清楚的機會,這樣的機會是很少媒體認真給予的。

  同時紀錄片也提出一個觀點,認為傑佛瑞艾普斯坦只是跨國賣淫集團的冰山一角,他所代表的是一個龐大、牽涉甚廣的犯罪組織,依舊在世界某處從事這種犯罪,這些受害者有可能是你的鄰居、同學、女兒,希望大家都能正視這個議題,並透過各種方法避免罪行一再發生,我想這才是此紀錄片影集想告訴大家的。



本片預告:

※以上的影音內容,本站並無所有權,完全純分享,謝謝!
   

資料與影音來源:Google、YouTube、維基百科、IMDb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圖片來源

  給你 100 美金跟一輛老舊小貨車,你有辦法在 90 天內創立一間價值 100 萬美金的公司嗎?Discovery 實境秀節目《富豪谷底求翻身》(Undercover Billionare)就是講述美國富豪葛倫史登斯(Glen Stearns)怎麼挑戰這項不可能任務的過程,而且地點還是選在冰天雪地的賓州小鎮伊利,這個曾經繁榮一時的工業市鎮,光是看預告片就讓人想要一探究竟這個富人的「本事」有多少。


實踐美國夢,從 100 美金和睡車上開始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富豪谷底求翻身》的主角葛倫並非出身富裕家庭,是典型白手起家的生意人類型,他在 14 歲當了小爸爸,25 歲創業且靠著借貸業致富,而在把公司賣掉之後,56 歲的他決定隱姓埋名跑到賓州小鎮證明「美國夢」依舊可行。

  葛倫知道他要先養活自己,因此一開始就設定了階段性的小目標,他上網找各種資訊及廣告,賣輪胎、二手車到賣房子他都做,他從不至於餓肚子到成功籌措創業經費,他把握每一個有可能的商機,也不浪費時間同步進行各種事情,他也創造了很多創業金句像是:「先找到買家,再依照需求出售。很多人都搞誤以為要先開發出商品才向人兜售。」「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成功創業,別誤會,創業非常辛苦,但誰能設法熬過痛苦,成功就會找上門。」都不難看出他的領導者氣質與才能。


沒有虛胖正能量,只有一堆創業鳥事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即便是白手起家的富豪,《富豪谷底求翻身》的葛倫在小鎮創業的過程中,也不總是一帆風順,甚至遇到很多創業者在初期就因此放棄的關卡,像是原本已經要投入釀酒業,卻因為申請執照要三個月,在時間壓力下而計畫泡湯;或者原先找好的店面,由於店主臨時反悔,導致創業計劃受到巨大影響。

   很多人包含葛倫面對這種狀況都會很沮喪、焦慮,但葛倫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是繼續他的創業之路,他最後選定開設燒烤啤酒餐廳,甚至還大膽地以新手之姿參加年度燒烤肋排節,這顯示出很多人創業所缺乏的元素──意志力和行動力,如果身為創辦人的你都無法說服你自己能夠挺過難關、成功創業,那身為你團隊裡的成員要怎麼相信這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呢?


閉嘴認真聽,相信團隊成員的專業

undefined
圖片來源

  「閉上嘴認真聽,仔細聽你周圍的專家說法。承認他們提供的回饋是在幫助你成功。」《富豪谷底求翻身》中葛倫有個值得學習的點就是他願意相信專業,其實不管是不是創業者都必須聆聽其他人的專業建議,這也是能夠幫助一個團隊向前的重要因素,像在廚房他把現場交給主廚、在裝潢房屋時交給室內設計師去指揮人員,當然過程中他會有他的想法,甚至也會跟這些人產生衝突,但事後他都會坐下來跟他們道歉、好好談,因為他很清楚他的目標是什麼,他避免攪和在人際的情緒漩渦裡,而是透過良善溝通、了解每個人才能,組織一個人才都有所發揮的團隊,這或許就是葛倫能夠成為富豪的關鍵。


想不幹了?創業真的沒那麼簡單

undefined
圖片來源

  我在上網找資料的時候,也看到很多人對於《富豪谷底求翻身》這節目的質疑,比方說如果葛倫不是富豪只是一般創業者,他有辦法在短期內無法給予薪資的情況下招募團隊嗎?還有節目中的參與者可能都是看到攝影團隊,才比較安心加入這個創業夢,但對於一般人而言呢?我自己是覺得這個節目當然有幕後團隊設計的一些「幫助」,例如就這麼剛好燒烤肋排節是在這三個月舉辦,以及就這麼剛好可以讓他找到可販售的廢棄輪胎。

  不過,葛倫所面臨到的創業挑戰真的是相當寫實,各種衝突也是非常血淋淋的,所以這節目的目的絕對不是要幫富豪洗白或是過度吹捧正能量,更多時候《富豪谷底求翻身》是把這些創業必經歷程攤在陽光下,提醒還在抱怨老闆、想要創業的人:你真的準備好接受挑戰了嗎?

  

本片預告:

※以上的影音內容,本站並無所有權,完全純分享,謝謝!
   

資料與影音來源:Google、YouTube、維基百科、IMDb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所有圖片來源:Pexels)

  「我沒辦法跟他說分手,現在跟他分手,會顯得我很像壞人。」「我本來想認真跟他分手,但他苦苦哀求,他對我也不錯,所以……」這些話我不只聽過一次,而且不同人都說過類似的話,一開始我都會勸朋友如果對方這麼不好,那為什麼還選擇留下呢?後來發現這些「沒辦法」分手的人,常常都有很嚴重的「好人情結」,他們害怕衝突、喜歡隱藏真實情緒、會迎合對方做出反應,不自主地想要當感情中的白臉,然而這樣看似好相處的特質,其實對於長期關係的經營和人的身心靈都是很大的問題。


卸下你的人格面具,面對情緒的素顏

undefined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教授迪耶特.查普夫經過研究發現,勉強的笑是有害健康的,像是工作時必須微笑的服務業、航空業的員工,在長時間的忍耐之下,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在我們社會及文化給予的壓力下,有情緒這件事情被當作是不專業、不理性的表現,彷彿每個人都要戴上濫好人的人格面具才能生存,這也使得很多人習慣在關係裡不斷忍耐、委曲求全,誤以為這就是所謂的「磨合」,導致單方面默默承受、默默付出,以為這樣就能白頭偕老、得到幸福,往往卻事與願違,迎來分手、離婚的結局。


當個勇敢又負責任的人,即便分手很難很痛

undefined
  當然我們或多或少都必須為了跟其他人相處,而勉強自己去表現親和的一面,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當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好人」,在適當的時機表現自己的情緒,反而會讓人更意識到你的存在,發現你是一個有血有淚的人。因此,在感情中所謂的磨合期,事實上是一段彼此努力溝通、試圖調和彼此不同,找到相處上最大公約數的時期,而當雙方在努力協調過後,依舊感到想法、價值觀大相逕庭,導致無法在一起相處生活時,就應該勇敢地提出分手,這才是相對健康、成熟的感情處理態度。

  分手絕對是一件撕心裂肺的事情,但提出分手的人也絕對不等於壞人,更多時候提出的人反而是負責任的人,因為他感受到自己無法跟對方繼續在關係中相處,所以提出這個想法,無論最後分得愉不愉快,都不該成為一段不開心關係裡的羈絆。講到此處,一定很多人會說:「可是對方不愛了,我還愛他啊,他這樣對我也太不公平了吧!」沒錯,這的確不公平,但每個人都是個體,我們無法知道對方的想法,更無法改變對方的感受,雖然當下一定很難接受這天崩地裂的消息,但請記得至少他願意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那你呢?


做個善良的婊子,拿回人生主導權

undefined
  回到開頭說的,你可以製造一千萬個無法分手的理由,但現實就是你該分手了,因為你的理智已經在告訴你留在這段關係裡,對彼此都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你害怕會失去他、會變成感情中的壞人、人生又要重來,所以猶豫不決、幫對方說話,甚至一再原諒、吃回頭草。這種時候,請你在內心默念這句話:「我寧願讓他恨我,也不要讓未來的我恨現在的自己。」拜託你勇敢地向容易心軟的自己 Say no,拒絕再深陷感情輪迴之中,即便很難很難很難,但請你開始做個善良的婊子,不去惡意傷害對方的同時,也停止惡意傷害自己,別再把人生的主導權拱手讓人了,未來你會感激你現在的勇敢的!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但這一本《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卻讓我想一鼓作氣看完,因為裡面傳遞的訊息實在很值得「典型處女座」細細品味!作者蘇予昕曾經當過主持人、金融業公關,而現在是一名心理師及講師,經歷各種歷練的她來講如何「做自己」真的是非常合適,也用系統性的論述破除了大家對於「接納自我=什麼都不改變」的迷思。


謝謝那個討厭的人,讓你更認識自己
undefined
圖片來源:Pexels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的作者在一開始就提出大家最容易感受到卻又最容易忽略的東西──情緒,大家應該都有過討厭某個人事物的經驗,比方誰的做事風格你看不習慣、誰的品德素質很差等等,這本書的作者認為當你的情緒反應越大,那就越可能是你的「陰影魔獸」在作祟,追根溯源那個你所厭惡的部分,可能會連結到你小時候父母曾經告訴你不要做,或因為做了會受到懲罰,所以你才會產生極大的厭惡與排斥感。而作者在《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提倡的是你要接納這些內心的「不足」,或是你身上所謂的「負面」形容詞,例如自私、貪心、易怒、多愁善感,你要打從心底認同它們都是你的一部分,與它們和平共處,知道如何從中調適掌握,才有機會成為愛自己的人,自然也不會成為不願聽取建議的刺蝟。


無須完美得令人屏息,只需完整得以自在呼吸
undefined
圖片來源:Pexels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的作者也解釋接納跟改變不該是站在對立面,當你開始了解你的情緒、特質、專長,你就會自發性、充滿愉悅地去改變自己想改變的地方,活出你自己的原廠設定,而不是受到外界制約而逼自己去達成某個目標、塑造某個人格面具。作者也舉了一個自身的例子,作者認為她以前非常較真,任何事情都要求盡善盡美,也讓她得到了很好的職涯發展與生活,但有一天她崩潰了,她發現自己並不快樂,而當她爬梳了自己的情緒,才發現這是源自於學生時期的一次經驗,才導致她不顧一切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但她發現這不是她所想要的,而是某個人意見加諸她身上的重擔。

  看到這裡我想到了,我自己以前學生時代也是考 98 分會難過很久的那種人,會一直執著於為什麼會錯那一題、為什麼那麼不小心等等,而隨著歲月成長,我慢慢放下那份執念,因為我了解到有更多事情值得關注,一次的錯誤不代表我整個人生就此被否定。《活出你的原廠設定》的作者講的一句話也讓我很有感觸:「我們無須『完美』得令人屏息,只需要『完整』得以自在呼吸。」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平凡又獨特的存在,即便真實的自己有些坑坑疤疤,但當你願意接受這樣的你,別人才有機會能夠體會那個完整的你,有多麼迷人。


獻給曾經徬徨不安的自己
undefined
圖片來源:Pexels 

  此外,《活出你的原廠設定》還有出了很多練習題給讀者,別擔心這些習題是什麼考試,因為接納自我從來就不是什麼競賽,沒有正確答案、沒有限時,接納自己是人生旅程最美麗的風景,而這些題目也是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作者不僅是說說道理、分享故事、放個網美照就完工,這本書更像是工具書,可以幫助讀者去練習接納自己,活出自己的原廠設定。我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裡,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自己,也更了解自己的面貌,所以我也希望將這本書推薦給那個曾經徬徨不安的你,讓我們一起學習活出自己的完整。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如果說媒體可以將犯罪案件的加害者,塑造成行俠仗義的英雄,甚至影響判決,你相信嗎?Netflix 紀錄片影集《媒體公審》(Trial by Media)將告訴你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由好萊塢男星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和知名律師兼作家傑弗瑞圖賓(Jeffrey Toobin)監製的 6 集犯罪紀錄片《媒體公審》,將帶觀眾回顧美國近代最受爭議的審判經過,以及媒體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是如何影響輿論及法律判決的,非常值得大家花時間觀看,並從中獲得省思。


當審判現場變成八卦實境秀?

undefined
圖片來源

  首先,為了方便理解媒體、群眾與法庭間的彼此關係,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美國司法體制中的「陪審團制度」:在每一個案件中會隨機挑選出 6 到 12 名市民來擔任陪審員,陪審員會在討論過後針對被告的罪名,判定有罪或無罪,法官則主要負責量刑。而當初立意良好的陪審制度,卻在媒體介入的不斷加深後,產生越來越多的詬病,媒體開始從法院外走進法院內,甚至藉由法庭轉播,讓一個個血淋淋的槍擊案、謀殺案,變成大眾茶餘飯後八卦的實境秀,同時有意無意地煽動了各種群體、種族、立場的人在審判發生前後,走上街頭遊行抗議,而巨大的輿論壓力,自然地影響了陪審團的裁決,導致被害者、加害者與他們家庭的未來徹底轉彎。


好故事比證據重要?

undefined
圖片來源

  當然《媒體公審》這部紀錄片影集沒有要把媒體塑造成洪水猛獸,它想要討論的是更大的議題:「媒體、群眾與陪審團之間的關聯」。人是感性的動物,在要求公正客觀的法庭上依舊很難避免情感因素,所以可以看到有律師在答辯時說了自己困苦的背景來爭取共鳴,有律師在法院上編造奶奶說的鬆餅格言,甚至有戲劇系畢業的律師光開場白就講了 2 小時與案件無關的內容,他們很清楚比起檢方提出的艱澀證據,陪審團會更加受到「好故事」的吸引,即便鐵證如山、罪證確鑿,仍然有機會可以藉此翻盤。

  而在法院外的媒體表現更是一大重點,擅長跟媒體溝通的律師,會很聰明地透過媒體這個工具,來引導大眾輿論,只要成功掌握群眾心理,就很可能會撼動到陪審團的最終決定,所以各種逼不得已、無能為力、無辜脆弱的戲碼成為受審時的必要手段。不過也有適得其反的案例,像是伊利諾州前州長羅德布拉戈耶維奇(Rod Blagojevich)就是一個濫用媒體而招致反效果的實例,但不管是正反效果,都可看出媒體、輿論對案件走向的影響甚鉅。


媒體公審真的能保障「好人」?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媒體公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探討性侵案的那一集,法官史無前例地允許媒體轉播性侵案受審過程,導致遭受性侵的受害人被社會大眾公審,有民眾甚至在媒體採訪時表示,他現在都以收看轉播來替代原先喜愛的電視劇,民眾似乎忘了螢幕裡面的人都是真實存在的,他們是別人的子女、父母、親友,不是攝影機關掉就收工的演員。無論是報紙、電視還是網路,群眾就像是法官一樣對案件的人事物品頭論足,他們可能出於自身背景、種族、性別來發表不公正的言論,而忽略案件本身的證據和真相,讓群眾情緒變成龐大的洪流衝向法庭內。

  而身為廣大群眾的一份子,我們必須清楚明白我們不是案件中的任何一方,我們也不是法官,所以不該過於激進偏頗地站在某端,真正要討論的話,應該要看目前的證據、犯罪動機,去做理性的思考與討論,而不是為案件裡的任何一方貼上標籤,讓自己成為至高無上的上帝,直接宣判別人的是非對錯。此外,面對媒體時則必須冷靜分析他們的立場,看這些資訊是否經過檢驗、修改,甚至是企圖引導輿論走向,同時也真心希望媒體能在發布每則訊息前,仔細審視訊息是否帶有某種強烈取向或標籤,避免被害者再次受到傷害,畢竟除了收視率、點閱率以外,媒體更該注重的是報導真相、監督政府,不是嗎?


本片預告:

※以上的影音內容,本站並無所有權,完全純分享,謝謝!
  
資料與影音來源:Google、YouTube、維基百科、
IMDb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如果你對於《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念念不忘,那麼 Netflix 五月才釋出的影集《好萊塢》(Hollywood),很推薦你透過 7 集的內容回味舊時好萊塢的經典風情,雖然兩者的時代有所不同,但那種想在影壇發光發熱的精神是相當一致的,也是相當雋永的!現在讓我們把時間撥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好萊塢黃金時代,來看看這群不同背景、種族、性向的小人物是如何「改變歷史」的。


顛覆歷史的好萊塢夢境

undefined
圖片來源

  由《美國恐怖故事》萊恩墨菲(Ryan Murphy)與《尖叫女王》伊恩布倫南(Ian Brennan)共同創作的影集《好萊塢》,透過前兩集的時間來建構角色背景與形象,並讓大家認識到「加油站」這個連接好萊塢的跳板,看到當時好萊塢光鮮亮麗的招牌底下,有多少不為人道的秘辛。

  之後劇情圍繞在一齣虛擬電影身上,且提出各種嚴肅的議題:非白人究竟能不能擔任女主角?身為非裔與同志的編劇是否可以闖出名堂?女性能否成功領導影業,走出不一樣的風景?性別、性向、種族的各種不公不義,以及演藝圈相當「赤裸」的潛規則,其實不只是存在於當年,如今都還有許多空間能夠進步,或許這也是《好萊塢》想借古諷今的意圖。


如果勇敢一點,會不會不同?

undefined
圖片來源

  即便人物造型、生活場景多有考證,《好萊塢》仍然不是一部歷史劇,因為它是向好萊塢提出了挑戰書:「如果當時能勇敢一點,今天會不會不一樣!」當時非白人族群、同性戀無法登上大雅之堂,並飽受各種歧視、羞辱、霸凌,而背景多元的主角群在劇情裡翻轉了這個窘境,但一切似乎有點理所當然,好像一開始就內定了「好萊塢式結局」,導致劇情就像「夢境」一樣有點過於超現實,反而缺乏活生生的現實感,讓人感到有點抽離。

  劇情雖然安排了很多真實人物,且重新刻劃了他們的私下性格,例如《亂世佳人》費雯麗、「奶媽」海蒂麥克丹尼爾斯、華人女星黃柳霜以及《巨人》洛克哈德森等好萊塢明星,但他們的出現卻變得有點刻意,有種就是要顛覆歷史、做出平行時空的明顯痕跡。

  不過就氣氛營造與演員發揮來說,《好萊塢》依舊是一個很值得看的影集,影集本身的企圖也非常足夠,但執行上卻因為想要達到某種「政治正確」、「美好藍圖」,太快帶過一些能夠著墨的細節鋪墊與情緒轉折,喪失了觀眾投射於小人物的那種共感,實在可惜!


本片預告:

※以上的影音內容,本站並無所有權,完全純分享,謝謝!
  
資料與影音來源:Google、YouTube、維基百科、
IMDb

文章標籤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