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圖片來源

  期待多年之後,《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終於又登上大螢幕,當年《阿凡達》帶來的視覺震撼至今仍然讓人難以忘懷,潘朵拉星球的自然生態與納美人的永續和平概念,就像投射了人類對於過去的緬懷、現今的無奈和未來的嚮往,而且說是特效迷人的《阿凡達》帶動了 3D 電影的發展,一點都不為過。如今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在 13 年之後,再次帶著《阿凡達:水之道》回歸電影院,不得不說這次的世界塑造一定要看 3D 版本的,才能好好享受其中啊!


【當舞台潛入海洋世界,共存有更簡單?】
undefined
圖片來源

  《阿凡達:水之道》這次想要探討的議題,可以分為自然保護、種族文化、自我認同、親子關係等四大方向。首先,《阿凡達:水之道》的主要場景從陸地轉往海洋,傑克因為受到反派的追擊,決定帶著一家人來到礁石人部落尋求庇護,在那裡看到了類似飛魚、鯨魚的海洋物種,然而地球人為了長生不老,殘忍地捕殺這些巨大的高智慧類鯨生物「突昆」,這也承襲了《阿凡達》第一集想諷刺的現實環保問題。而在種族文化方面,第一集主要是講地球人跟納美人的矛盾與融入,這一次的《阿凡達:水之道》則是把焦點放在傑克一家作為「難民」,在尋求庇護時跟當地原住民的相處磨合,可以發現即便共處同個世界,擁有類似的價值觀,人跟人之間仍然會有誤會與隔閡,但只要彼此願意了解,還是有機會共存,這也再次反映出片中地球人的自傲和無知。


【作為混血二代,融入群眾有變得更容易?】

undefined
圖片來源

  《阿凡達:水之道》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自我認同,這部分不再聚焦於前一集傑克的內心掙扎,而是他跟奈蒂莉養育的第二代身上,因為孩子們是混血的關係,所以被原始納美人視為異類;然後綺莉作為第一集女博士的後代,在這個家庭裡顯得格格不入,也對自己身世充滿疑惑;而「蜘蛛」即便從小生長於傑克家族中,內心認同自己的納美人身分,但身為反派邁爾斯上校的親生兒子,夾在其間的處境還是相當尷尬。再來,《阿凡達:水之道》跟第一集最大的不同,就是針對親子關係下了很大的功夫,像是傑克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舉家遷徙到遙遠的海島,同時對孩子的教育相當嚴苛,希望盡量降低他們接觸到危險的可能,卻也忽略讓孩子成長的契機,而反派邁爾斯上校面對自己的「兒子」,展現出的情感讓步,也令角色更有厚度,這也豐富了《阿凡達:水之道》的人性刻劃。


【別再屏息以待,快親身沉浸於海洋的奧妙】
undefined
圖片來源

  講完這次《阿凡達:水之道》想要探討的議題之後,來講一下電影本身的看點與弱點:一定要說的是《阿凡達:水之道》建構的海洋生態,在 3D 技術的幫襯下,真的令人身歷其境,彷彿就是《小美人魚》潘朵拉星球版,加上演員在事前的憋氣練習,讓人可以更好跟著角色一起遨遊於美麗的水下風景,也能夠看到導演詹姆斯卡麥隆這幾年對於海洋的好奇探索,都呈現於電影的聲光效果上。不過,相對於高超的技術、豐富的世界觀及刺激的動作戲,劇情本身顯得較為平淡,尤其是超過三個小時的片長,讓整個電影節奏被拖慢,而且不得不吐槽後半段關於傑克跟邁爾斯上校的一對一打鬥,彷彿是在另一個時空上演,海島當地的原住民突然完全消失,沒有伸出任何援手,在打鬥結束後卻又若無其事地出現在傑克一家身邊,讓人覺得不太合理。

  這部片整體來說瑕不掩瑜,《阿凡達:水之道》是一部值得走進戲院觀賞的電影,這次也感謝痞客邦的邀請,讓我可以參加首映口碑場,也感謝美麗華大直影城的 3D 影廳,將《阿凡達:水之道》電影的感官刺激完整地表現出來。


本片預告:

※以上的影音內容,本站並無所有權,完全純分享,謝謝!

資料與影音來源:Google、YouTube、維基百科、IMDb。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漁人 的頭像
漁人

漁人的黑瓶子影評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