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所有圖片來源:Pexels)

 

「維持自信是件很難的事,因為它並非恆久不變!」


自大與自卑的脆弱關係

undefined

  最近在 Netflix 上看了競賽類節目,裡面有些參賽者會展現出刺蝟的姿態,攻擊力十足到即使別人試圖想關心他,也被他拒於門外,同時有種天下我最強、世界繞著我旋轉的自大態度。先撇除掉實境秀需要的戲劇張力,其實仔細探討這類人的行為可發現他們是相當缺乏安全感的,才會如此敏感到牽一髮而動全身,每天一睜開眼就處於戰鬥位置。

  而現實中我也碰過類似這樣的人,他們最常出現的行為就是「拒絕聆聽」,他們可以滔滔不絕地談論自己的想法,但當你試圖提出不同看法或建議時,他們並不會聆聽你企圖想表達的事情,而是直接打斷你、反駁你,再把話題繞回他們自己身上,隱藏在如此不禮貌的行為背後,是一顆自卑的心,因為他們害怕聽到真相時,他們會無法招架、無法做出適當的反應,因此他們選擇直接把會動搖自我價值的話語擋在門外,久而久之他們身邊的朋友會漸行漸遠,他們將會陷入無盡的寂寞,強化自大的強硬外殼,產生對抗全世界的偏執念頭。


自信不是名詞、形容詞,而是動詞

undefined

  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得出來,自大與自卑之間有一種微妙的連結,甚至可以說是錢幣的一體兩面,自大的人往往是來自於內心的不安感或不確定感,也就是所謂的自卑作祟,比方說很多政治人物或娛樂名人在回答某些問題時,會散發一種高傲、批判的自大姿態,他或許認為那是他的專業或是自己在行的領域,但其實這反而顯示出他內心的脆弱,因為他深怕被視為專家的他如果沒有在此刻表現出他的專業的話,會遭受到質疑或嘲諷,不過通常越是這樣急於表現自我的時候,越容易出錯或被啪啪打臉。

  而為了避免我們在未來也犯了這樣的錯,就必須了解到自大和自卑就像是錢幣的一體兩面,彼此密不可分、相互依存,而自信就像是夾在兩側的邊緣,被自大跟自卑所拉扯著。


人生比加減乘除複雜多了

undefined

  這時候你可能會說,那到底要怎麼維持自信,要怎麼才能像 XXX 一樣有自信?事實上 XXX 一定也會有不自信的時候,但當你看到他時,他卻總是能散發自信,因為 XXX 掌握了自信的關鍵:自信是一種游離狀態,它會一直隨著外在環境、內在因素,卻做改變與調整,XXX 擅長把自己調節到自信的狀態,因為他知道自信就像是活蹦亂跳的兔子,自己必須找到方法讓它暫時安靜下來,才能表現自信最為清晰的一面。

  而要達到這樣的自信平衡,我歸納出兩個變動因子:「懷疑自己」和「讚美自己」。當你表現良好、受到稱讚的時候,要停下來稍微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好,不要過度讚美自己否則容易變成自大,但也不要過於懷疑自己到變成自卑,要在內心讚美自己的同時,懷疑自己是否有那麼完美,反之亦然。當然這樣「人格分裂式」的一來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經年累月的自我練習,才能找到自信的樣貌,千萬不要做到一半就放棄,畢竟應該也沒人希望自己被貼上「自大狂」或「自卑可憐蟲」的標籤吧!


舉啞鈴前,先鍛鍊自信吧

undefined

  在認識到自信是變動的、難以掌握的之後,你應該會問說到底該如何在日常鍛鍊自信呢?我這邊提供一個方法給大家,就是可以試著把自己想說的話或寄出的訊息,朗誦出來並用手邊可錄音的設備來記錄,接著把剛剛錄好的片段播放出來,盡量在聽的時候用旁觀者角度來分析,正在講話的這個人是不是給人有自信的感覺,還是相當緊張或過於輕浮。這方法聽起來或許有點害羞,但對於口條的訓練或是自信的確認是相當有益的,不管是開會簡報、工作面試、向人告白、接受訪談、發表演說都很管用,如果能在事前就這樣準備,無疑對自己的信心建立有十分正向的幫助。

  當然自信這件事情,不會因為今天你做了這件事,就突然變得有自信,還必須持之以恆去練習,在內心拿著一面鏡子,天天反射自己現在是自信、自大還是自卑,然後打開耳朵去聆聽他人的反饋,張開眼睛去觀察他人的反應,再動動嘴巴去講述出於自信的想法或建議,長期以來別人會發現你是一個充滿自信、懂得謙虛的人,自然而然就可以褪下帶刺的外殼。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漁人 的頭像
    漁人

    漁人的黑瓶子影評

    漁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